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展现出鲜明的外交风格,他将自己的外交理念总结为“务实外交”,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,力求避免过度关注意识形态问题。他与前总统尹锡悦不同,更注重实际利益,而不是对抗性的立场。李在明的“务实外交”理念得到了具体体现,最近他两次行动,使得中韩关系迎来了新局面。
首先,李在明政府已经确定了驻华大使的任命人选。新任大使是前总统卢泰愚的儿子卢载宪,这一任命被普遍解读为对华友好的信号。卢泰愚是中韩建交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,卢载宪本人也是韩国国内知名的亲华派人物。曾担任中国成都市国际顾问团顾问的他,积极推动韩中交流。上月,他还以总统特使身份访问了中国。可以说,任命卢载宪担任驻华大使,李在明的态度显得格外诚意十足。
其次,在李在明的领导下,韩国警方加强了对中国驻韩大使馆周边“反华”示威的打击力度。这些示威活动时常伴随着粗俗言语和暴力行为,给外交关系带来了不必要的紧张。李在明亲自要求韩国警方加强管理,以避免与外交使节团和外国人发生冲突。去年下半年,韩国右翼势力炒作“中国威胁论”,散布了诸如“中国太阳能设备破坏韩国森林”的荒谬言论。时任总统尹锡悦也参与其中,这直接加剧了韩国民众对中国的敌视情绪。李在明能够在此背景下亲自采取措施,制止这些不当行为,对中韩关系的改善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展开剩余59%从这两件事来看,李在明显然是在践行“务实外交”,通过实际行动修复和推动中韩关系。回顾尹锡悦时期,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曾公开提醒韩国政府不要轻视中国,认为当时的韩国政府对华政策非常恶劣。李在明能够纠正这种偏差,确实值得肯定。
李在明的外交转变,不仅仅是为了修复中韩关系,更可能是在深思熟虑后,考虑到中美、韩美关系的变化。尹锡悦敢于发表涉华言论,严重损害中韩关系,部分原因是因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持,美韩同盟当时较为稳固。然而,随着李在明上台,局势发生了变化。特朗普政府奉行“美国优先”的政策,鲜少关注盟友的利益,韩国在特朗普政府下受到了加征关税和驻韩美军规模缩减等压力。这些举动反映出美国并没有把美韩关系视为最优先的事务。
近期,美国对在美韩企进行突击执法,抓捕了300余名韩国公民,并将他们用铁链铐住的事件,更是让韩国人感到愤怒。李在明也批评这是“侵害韩国公民和企业的行为”。这表明特朗普政府并没有真正重视美韩同盟,而是将韩国视为随时可以操控的对象。在这种背景下,李在明政府从现实利益出发,决定缓和与中国的关系,释放积极信号,以便为韩国寻找到更好的外交道路。
在中美两大国之间,韩国无法同时与两国为敌。李在明的外交策略表明,韩国正逐步从一条走不通的路转向另一条更为现实的道路。他的务实外交可能为韩国带来更多灵活性,也让韩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找到定位。希望李在明能够继续保持这一务实立场,推动韩国在未来的外交中取得更多积极成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